十天干包括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;十二地支则是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公元4年的天干地支为甲子。
天干计算
天干采用10年循环制,以“甲”为起点,计算公式为:
(年份 - 4)÷ 10,取余数后加1。例如:
公元4年:4 - 4 = 0,余数0对应天干“甲”。
地支计算
地支采用12年循环制,以“子”为起点,计算公式为:
(年份 - 4)÷ 12,取余数后加1。例如:
公元4年:4 - 4 = 0,余数0对应地支“子”。
上述公式中的“-4”是为了使计算结果与实际的干支纪年对齐。公元4年是中国采用甲子纪年的开始。
历史背景
干支纪年法起源于中国汉代,公元4年被确定为首个甲子年,与闰年无关,而是通过历史文献推算得出。
天干序号 = (公历年份 - 4) % 10
这里的“%”代表取余数操作。得到的序号对应的天干为:
0: 甲
1: 乙
2: 丙
3: 丁
4: 戊
5: 己
6: 庚
7: 辛
8: 壬
9: 癸
二、计算地支
地支序号 = (公历年份 - 4) % 12
同样地,“%”表示取余数。得到的地支序号对应的名称为:
0: 子
1: 丑
2: 寅
3: 卯
4: 辰
5: 巳
6: 午
7: 未
8: 申
9: 酉
10: 戌
11: 亥